微信询价
我国白钨矿床多为矽卡岩型,这类矿床的白钨矿嵌布粒度较细,且常与钼、铋等硫化矿伴生或共生,使得其选矿过程较为复杂。白钨矿的回收难度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:一是白钨矿与其共生的含钙脉石矿物的可浮性相近,导致分离困难;二是钨矿比较脆,在磨矿过程中容易产生泥化现象,造成钨矿的大量损失。为了提高白钨矿的回收率和精矿品位,浮选工艺被广泛应用,其过程大致分为粗选和精选两个阶段。
在粗选阶段,主要目标是最大限度地提高白钨矿的回收率。经过近几十年的发展,粗选工艺主要经历了石灰浮选法和碳酸钠法两个阶段。石灰和碳酸钠虽然都作为 pH 调整剂使用,但其作用原理不同。碳酸钠不仅能调整矿浆的 pH 值,还能作为矿浆的分散剂,沉淀矿浆中的有害金属离子,从而提升浮选效果。在石灰浮选法中,石灰通过在脉石矿物表面吸附钙离子,改变其表面电位,使脉石矿物表面的电荷从负变正。随后添加碳酸钠,沉淀脉石矿物表面的钙离子,而白钨矿表面吸附钙离子后电荷仍保持负电,不会产生碳酸钙沉淀。这样一来,添加的水玻璃等抑制剂只会对脉石矿物产生抑制作用,而不会影响白钨矿,从而实现钨矿与脉石矿物的有效分离。
精选阶段则是获得合格钨精矿的关键所在。白钨矿粗选精矿的精选工艺主要有加温法和常温法。研究表明,常温法通常适用于石英脉矿山,而加温法则更适合钙矿物含量高、钨含量低的矿山。
加温浮选法,也称为“彼德洛夫法”,其核心步骤是对粗选后的精矿进行浓缩,使矿浆浓度达到 60% - 70%,然后添加大量水玻璃,并在高温条件下进行搅拌,最后稀释矿浆进行常温浮选。在实际工业生产中,加温法在“彼德洛夫法”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,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:一是在搅拌过程中添加其他药剂与水玻璃协同作用;二是高温搅拌后不进行脱药,直接进行稀释浮选。
然而,由于加温法需要加温操作,导致工作环境温度高、条件差、成本高,且工艺过程复杂、难以操作,因此越来越多的矿山开始倾向于使用常温浮选法。常温浮选法主要有两种代表性工艺:一种是通过碱性介质(如氢氧化钠、碳酸钠)调节矿浆 pH 值,使用金属盐活化,水玻璃抑制,并采用混合捕收剂替代单一捕收剂的浮选工艺;另一种则是在碱性介质调节下,将水玻璃与烤胶、单宁等大分子有机抑制剂组合使用作为抑制剂,并配合混合捕收剂进行浮选。
总之,白钨矿的浮选工艺需要根据矿石的具体类型和性质进行选择和优化,以实现高效回收和高品位精矿的生产目标。
如果您需要处理选别钨矿,欢迎致电鑫海。